一、项目背景
永宁门作为西安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博物馆承载着展示城市悠久历史、传承文化底蕴的重任。传统展陈方式在呈现丰富历史文化信息时,存在形式单一、互动性不足等问题。为创新文化展示形式,提升参观者的沉浸式体验,永宁门博物馆引入 4 张柔性屏,以独特的内弧造型与 2 行 2 列拼装方式,打造兼具科技感与文化氛围的展示平台,助力历史文化的生动呈现与有效传播。
二、柔性屏技术方案
(一)造型设计
4 张柔性屏采用内弧造型,贴合人体视觉弧度,营造环抱式的观赏视角。这种设计不仅契合博物馆庄重、沉浸的氛围,还能有效拉近展品与参观者的距离,增强文化展示的感染力。内弧曲面使屏幕展示内容更具立体感,让历史影像、文物图文等信息仿佛触手可及,为参观者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
(二)拼装方式
柔性屏以 2 行 2 列的方式拼装,构成规整且对称的展示阵列。该布局既保证了屏幕组合的稳定性,又便于对展示内容进行分区管理。可将历史时期划分、文物类别介绍、文化故事讲述等不同主题内容,合理分配到各个屏幕区域,实现多样化的展示效果。同时,支持单屏独立控制,方便根据展览需求灵活切换展示内容,提升信息展示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三、项目实施与维护
(一)前期规划
项目启动前,专业团队深入调研永宁门博物馆的空间结构、参观路线及照明环境,结合博物馆的展陈大纲与文化特色,确定柔性屏的安装位置与展示内容规划。在造型设计与色彩搭配上,充分考虑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背景,确保柔性屏与场馆整体风格和谐统一,使科技元素与文化底蕴完美融合。
(二)安装调试
安装过程中,施工团队运用专业设备与技术,精准完成柔性屏的内弧曲面安装与拼接,严格把控屏幕的平整度与显示效果。安装后,技术人员对屏幕的显示参数、信号传输及控制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确保画面清晰、色彩还原准确,操作界面简洁易用,为博物馆的文化展示提供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持。
(三)后期维护
建立完善的后期维护机制,安排专人定期对柔性屏进行清洁、检查,及时处理屏幕表面污渍与灰尘。针对博物馆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实时监控屏幕运行状态,对显示故障、线路问题等进行快速响应与修复。同时,定期对控制系统进行升级优化,确保柔性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保障博物馆展陈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应用成效
4 张内弧造型、2 行 2 列拼装的柔性屏成为永宁门博物馆的特色展陈亮点。独特的展示形式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内弧造型与合理的信息分区,使历史文化信息得以生动、全面地呈现。通过柔性屏,博物馆将古老的历史故事、珍贵的文物细节以高清影像、动态图文的形式展现,沉浸式的展示体验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永宁门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内涵,有效提升了博物馆的展陈水平与文化传播力,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新活力。